《一周资本市场观察》是钛媒体推出的资本市场要闻解读直播栏目,每周一中午12:30-13:30,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帮助大家一网打尽一周资本市场大事!
本期节目,《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主理人雨朦特邀钛媒体副总编辑胡润峰,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对上周A股市场进行了复盘,探讨了冰雪旅游行业在二级市场表现活跃的原因,以及旅游板块在今年的发展趋势等话题,并对振东制药肖像权纠纷、网易云音乐改版、中国中免最新业绩等资本市场热点事件进行了观点分享。
一周资本市场表现盘点(1.08-1.12)
上周,A股三大股指都是下跌的,沪指周跌1.61%,深成指周跌1.32%,创业板指周跌0.81%。上周,北上资金净卖出24.39亿元;南下资金净买卖出68.53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软件开发、半导体与家电行业;南下资金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能源行业、电信服务行业与公用事业行业;北上资金上周增持个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5的,分别是五洲新春、力鼎光电、天润乳业、盟固利与夏厦精密。南下资金上周增持个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5的,分别是中国神华、安踏体育、建设银行、中信证券与绿叶制药。
上周港股的两大指数都是下跌的,恒生指数周跌1.76%,恒生科技指数周跌3.39%。
上周,美股三大股指均录得涨幅,道指一周累计上涨0.34%,纳指上涨3.09%,标普500指数上涨1.84%。
上周沪深两市共有3只新股上市,上市当日涨幅最大的是雪祺电气,收涨113.52%;港股在上周有4只新股上市,上市当日涨幅最大的是经纬天地,收涨164%。
上周A股走势回顾
《钛度热评》主编车铭德表示,对于本轮下跌,一些重要原因包括:
-12月制造业PMI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拐点仍无法确认,影响资金信心;
-美联储释放鹰派信息,影响资金风险偏好;
-市场流动性不足。一方面元旦之后央行回笼资金对流动性有一定影响,同时北交所打新也在冻结资金,比如2024年第一只申购的新股云星宇的冻资超2000亿元,都会带来成交额压力。另一方面,上周一(1月8日)央行续做9950亿1年期MLF,利率保持2.5%不变,市场降息预期落空。
-最近指数虽然持续走低,但能够实质性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还有消息称交易所放开了对公募的卖出限制,也带来了套牢盘的抛盘压力。
上周三(1月10日)盘面延续弱势,早盘开盘三大指数加速下跌,10点左右有增量资金尝试撬动市场,富时A50直线拉升近1%,北上最高净流入超30亿,科创50ETF也出现快速放量,三大指数随之翻红,但是上方抛压太大,午盘之后指数再次走低。
上周四(1月11日)收盘,沪指报2886.65点,涨0.31%;深成指报9053.88点,涨1.47%;创指报1777.27点,涨1.95%。两市成交额712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651亿元,超4400只个股上涨。北上资金净流入67.05亿元、净买入42.31亿元。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午后开始加速上攻,对于指数上涨,有几个特点可以重点关注下:
-不同于之前的大额流出,上午主力资金呈现10亿左右的小额净流出,下午掉头开始加速流入,全天净流入超百亿,机构抛盘临近消化完成;
-北上资金加速入场抢筹也带动了市场情绪,最高时一度净流入超百亿,iShare中国ETF(FXI) 的看涨期权持仓量近几周也大幅上升,如果北上流入具有持续性,也将倒逼内资加速入场;
-除了超跌的光伏和锂电板块反弹之外,鸿蒙概念、飞行汽车概念、算力等题材板块均有强势表现,证券板块也出现拉升,赚钱效应比较明显,有利于资金进一步挖掘市场持续主线;
-量能虽然放大650亿,但是仍有不足,指数企稳预计需要8000亿,持续上涨则需要9000亿,目前量能仍无法有效拉动权重板块,市场信心还需要至少一根放量中阳线的修复;
-虽然创业板收涨近2%,但主要还是超跌反弹,上证指数涨幅并不大,并且全天受5日线压制,均线仍处于空头排布。
上周五(1月12日)有多个宏观数据发布,包括:
-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3.4%,预期为3.2%,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9%,预期为3.8%,CPI的超预期上涨降低了美联储3月降息概率和全年降息次数的预期,但是收盘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基本消化了CPI超预期上涨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12月CPI同比下滑0.3%,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但是环比上涨0.1%。12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
整体来看,上述两个消息对于指数都产生了一定利空,并且上周五(1月12日)早晨又传出美英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的消息,因此早盘开盘三大指数都出现了低开,但是随后迅速被拉高,成交额也出现放量,相较上一日上午盘中最多实时放量近500亿。无论是中美CPI的消息,还是地缘冲突,其实在早盘开盘的时候消息已经公布,指数早盘给出的选择是放量向上,但是随后指数走弱出现快速下跌,可能跟内资砸盘有一定关系。截至收盘,主力资金再次净流出超250亿,不过伴随指数下跌量能出现了快速缩减,并且指数也没有像之前一样出现大幅下跌,结合上周四(1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和北上、特别是沪股通的持续流入情况来看,虽然内资机构建仓、套牢盘出清可能还未完成,但是已经在加速临近拐点了。
上周五(1月12日)12月宏观数据不及预期的影响基本已经都释放了。关于本周,可以重点关注央行是否有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措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社融依旧主要靠政府债券支撑,并且M2增速也低于预期,市场主体信心依旧不足,叠加春节的流动性压力,市场降息降准的空间仍在。
近两日持续传出降息降准、下调LPR的消息,虽然仍是传言,但对于市场右侧的拐点,央行开始加速释放流动性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信号。
另外一个信号是,证监会时隔两年多再次召开线下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及行业普遍认为,当前A股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历史低位,长期看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长期看“宏观数据拐点+美联储正式开始降息”,短期看能够实质性利好市场的政策出台。
最后,车铭德提出以下几点可以重点关注:
1、上证指数能否站上5日均线;
2、北上资金能否持续流入;
3、央行是否有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措施;
4、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情况。
据黑龙江文旅厅披露的数据,2024年元旦期间,黑龙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旅游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364.7%。相对比之下,海南在元旦期间,全省接待游客仅171.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仅为24.06亿元。在这个冬季,为何黑龙江省的旅游数据会远超海南?
钛媒体副总编辑胡润峰认为,今年元旦黑龙江省的旅游数据远超海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近期,“尔滨”火热出圈,成为全民关注的现象级话题,也带动了大家对于黑龙江的关注度呈爆发式增长,为黑龙江吸引了大批游客。相比之下,海南在近期没有什么话题度,关注度也远不如黑龙江;
2、 黑龙江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比如冰雪资源、俄式风情、历史性建筑、热情开朗的人文风俗等;
3、 与海南相比,黑龙江还有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目前东北的物价水平较低,而海南三亚恰恰是一个以高消费甚至是“天价”而著称的地方。2023年消费虽有所复苏,但出现了“口红效应”,也就是说大家更青睐选择性价比高的或是“价格平替”的商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4)》称,在政策红利、需求释放和产品创新等因素激励下,全国冰雪旅游市场将迎来大幅度反弹,预计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有望首次超过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冰雪消费的崛起是否可以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冰雪消费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胡润峰认为,冰雪消费确实有可能成为东北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冰雪运动领域的差距较大。在一些冰雪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奥地利、瑞士等地,这些国家冰雪运动的渗透率非常高,几乎是全民参与的,并且冰雪运动会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运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而在我国,冰雪运动还属于小众运动。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我国冰雪运动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而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因此冰雪消费完全有可能成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谈及冰雪消费的热度是否能够持续,胡润峰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参照发达国家冰雪运动的渗透率,未来中国的冰雪运动发展空间还很大,有机构预测,2025年冰雪产业有望达到万亿规模。因此,从长期角度来看,冰雪产业是一个可以持续增长的行业。短期来看,在接下来的寒假、春节假期中,“尔滨”热度也有望持续下去,继续带动冰雪消费的增长。
截至2024年1月15日,在哈尔滨爆火、东北旅游热的大背景下,长白山股价收获10天8板。与此同时,公司已多次发布公告提示风险,称“和平滑雪场托管业务对2023年整体收入贡献不足1%”。此外,作为上市平台的“长白山”,并不直接拥有“长白山景区”的门票销售收入。在此背景之下,为何二级市场依然如此青睐长白山?
胡润峰表示,长白山此次是一次典型的主题投资,俗称“炒概念”。炒概念一般是由游资主导的,而游资在选择龙头股的时候虽然也会看基本面,但看基本面的目的不是为了找跟炒作主题关联度最高、或是在未来表现最优秀的个股。对游资来说,具有相关性又不直接与主题对应才是最好的标的。因为基本面的变化比较慢,想象空间也有限,而游资在炒作时需要一下把空间打上去。所以它们不会关注长白山是否拥有“长白山景区”的门票销售收入,也不在意和平滑雪场对公司有多少收入贡献,只要可以让它们把空间打的足够高就可以了。
您在近期发布的《财经峰评》系列文章中提到:2023年的文旅热,反映出中国人旅游方式的变迁。可否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您的观点?
胡润峰坦言,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的旅游方式其实是“走马观花”与“到此一游”式的。大家选择一个名山大川或是历史古迹,打卡拍照,证明自己来过。通俗点儿说,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如果旅游的时间是在黄金周等假期,那各个景点更是人满为患,这种旅游体验其实是很糟糕的。
但从2023年开始,出现了一个特别好的现象,无论是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还是天津跳水大爷、“尔滨”爆火出圈,其实都反映了旅游方式的变化,已经从参观“打卡点”变成了“场景式”旅游,比如去哈尔滨的游客,可以去冰雪大世界、可以去滑雪、也可以去品尝东北特色美食,这与之前在景点拍张照片的“到此一游”式旅游相比差别很大。现在大家玩的是场景,收获的是情绪价值,这体现了中国人在旅游时从理念到形式的一个全方位的变化。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数据,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出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2.64亿人次、1070亿美元。您认为旅游行业在2024年的表现将会如何?哪些细分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胡润峰认为,旅游行业在2024年应该是可以“跑赢大盘”的。首先,2023年以来的文旅热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宏观背景的,反映了一种“口红效应”,即在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售反而是会增长的。也就是说,在经济处于平台期时,人们会选择通过比较少的投入来换取比较多的快乐。
体现在旅游行业中,就是海外游的人少了,国内游的人更多了,而且中国地大物博,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特色民俗,都有很多值得去玩的地方与值得去体验的生活方式。所以2023年的国内文旅热潮其实一直没有停,已经出现了好几轮,2024年这个趋势应该也会延续下去,也一定会出现更多像淄博、“尔滨”一样的热点旅游城市。因此,在这种文旅热潮的带动下,旅游行业在2024年的表现应该是不会差的。
此外,政策上也很支持,国家越来越注重把消费作为提升经济的一个主引擎,新消费在整个消费板块里是政策重点鼓励的一个目标,文化消费是新消费重要的一点,而文旅则是文化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它在2024年的增长空间应该是比较大的。
谈及旅游行业中值得关注的细分板块,胡润峰提到了在线旅游、旅游服务等一些可以与科技相结合的板块。因为传统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增长空间有限,而类似VR旅游体验、3D建模景点等新形式的旅游板块,目前可能还是从0到1、从1到10的阶段,其中的想象空间和爆发性更值得大家关注。
王俊凯与振东制药肖像权纠纷事件解读
宁泽基金董事、雪球人气用户吴吞表示,该类事件其实非常常见,有很多“先上车后补票”的例子。有时,大家可能会惊讶有些明星为什么会接这种代言,但其实并不是他们想接,而是一些公司没经过明星的同意就直接用了他们的肖像,等他们发现之后,这些公司才会去找明星谈合作。而在这种情况下,摆在明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主动维权,但维权成本高,还有失败风险;另外一条,就是私下调节,签正式合同,但代言价格肯定比正规谈下来的代言合同要低。
吴吞指出,从明星自身的经济角度出发,一般选择后者的比较多,但也有一些人会选择维权,不过在维权过程中,其实也是在为侵权方增加热度,又被蹭了一波流量,侵权方稳赚不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03年,C罗因为“皇马中国之行”来到中国,金嗓子的老板请他吃饭,拍了张合影,然后就拿去做广告了,不过后续双方也签署了正式的代言合同。
网易云音乐新版本大量删减广告位
吴吞称,砍掉广告位这种操作之前有家公司也干过,就是东方财富。实际上广告业务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是一门好生意,因为天花板很明显,而且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太大。所以以前市场给东财的估值不是很高,后来东财收购了一家西藏的券商,把大部分广告位都砍了,用来宣传自己的券商。虽然一开始收入是减少的,但市场估值却在不断上涨。因为券商经纪业务是有护城河的,开户绑卡程序、交易习惯等提升了用户粘性,同时还可以从券商经济业务拓展到财富管理业务,天花板非常高。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成长性都是广告业务不能比的。
不图小利,必有大谋。网易云音乐砍掉广告位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本质上是放弃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发展的表现,这个出发点还是非常好的。但是音乐用户,以及像“爱优腾”这样的长视频用户的用户粘性没有那么高,大家基本还是跟着版权走,用户体验是一个加分项,但不是最主要的。
前几年网易云音乐在地铁站印用户评论,受到很多人的夸赞,那时候的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差别非常大。网易云音乐有很多真情实感有深度的评论,而QQ音乐则被吐槽成初中生告白墙。但是现在基本都同质化了,很多网易云音乐的评论也被搬到了QQ音乐。所以这两年其实还是在卷版权,不过在版权的比拼上,网易云音乐比起腾讯系肯定就落下风了。
但现在情况又有所改观,目前来看版权的价格应该是呈下降趋势的,这点在影视剧方面很明显,当然这和娱乐圈的限薪令有关,也和现在企业整体降本增效的背景有关。这一两年长视频平台都纷纷开始盈利了,就是因为大家不互相卷版权了,内容成本下降了。音乐版权可能也有这个趋势。所以,如果不卷版权的话,用户体验这个加分项就非常重要了。
中国中免最新业绩解读
吴吞介绍,中国中免2023年业绩好转主要是因为消费回暖,旅游人数增加,出入境政策放开。免税店分为三种,离岛免税店、机场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和海南岛的客流息息相关,机场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与出入境人流息息相关。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以及Q4疫情刚结束的时候,2023年这些因素都有很大改善。同时,这两年中国中免自己的线上商城做的也不错,热度提升很多,比如做活动时,海蓝之谜面霜100ml卖1900元,拼多多都不敢卖这个价格。这也是因为中国中免具有规模效应,批发的成本更低。
此前市场一直担忧中国中免的龙头地位会受到挑战,因为免税牌照近两年有开放的趋势。但事实上,免税牌照分三种,且分区域性,中国中免是唯一一家拥有三种牌照且覆盖全国的公司。
此外,对比国外经验来看,免税行业是一个高集中度行业。一方面是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护城河,另一方面是头部企业拥有规模效应,批发成本更低。比如韩国的免税行业,早期被新罗、乐天两巨头把持,后来新世界崛起,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新世界的崛起有其偶然性,一方面是“萨德事件”后乐天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新世界趁机放出了很多吸引中国消费者的优惠;另一方面,新世界本来就是百货巨头,它可以把市内免税店开在自家的百货大楼里,给自己导流。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去年取得了免税牌照,并且同样经营百货集团的王府井,但能开在百货大楼里的只有市内免税店,市内免税店在韩国免税行业占比超过80%,但在我国占比非常低,所以王府井也不太可能对中国中免构成挑战。
更多资本市场内容和观点分享,欢迎在钛媒体App搜索“一周资本市场观察”专栏,收看节目直播回放。
免责声明:本直播栏目消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所有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应作为投资决策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内容运营编辑雨朦)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