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内阁2.0提名接近完成,市场高度关注特朗普政府未来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的走向,而内阁成员的选任及思想成为判断未来政策走向的关键风向标,以下为部分信息梳理:
从人员构成来看,与拜登政府相比,特朗普重用商界人士,重执行力轻资历,符合特朗普组建“商人政府”、抵抗“官僚政府”的理念。核心职位如国务卿卢比奥、白宫幕僚长怀尔斯等,多为在特朗普1.0时期担任重要职位,且此后多次为其公开辩论、捐款的核心团队成员,政治理念大多与特朗普MAGA理念高度相似。
具体到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主张可归纳为三点:削减赤字、放松监管、对外加税;执行层分别对应财政、监管、商贸三大部门共5位负责人。
削减赤字一方面意味着需要降低新增国债规模,另一方面意味着需要削减政府项目和其他支出。新任财长贝森特在8月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提到,应优先削减美国国债。而近年来国债规模整体呈增加趋势,2024年11月达到36.1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
美国存量国债,数据来源: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科股宝制图
贝森特表示,特朗普2.0将不会从福利项目(如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中减少支出,而应专注于暂停非国防类、可自由支配的政策措施。从美国财政现状来看,目前财政支出中刚性支出占比较大,可供削减的支出占比低于10%,预计削减开支举措实施效果有限。
资料来源:CBO
在放松国内监管层面,能源领域,新任部长提名人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明确表示将大力开发和出口油气,政策由侧重“能源独立 转向“能源主导”。同时,特朗普团队建议取消拜登政府为电动汽车提供的税收抵免;对包括电池、关键矿物和充电组件在内的“电动汽车供应链”产品征收关税;收回建设充电站投资75亿美元中剩余的部分,并将资金分配给电池矿物加工以及“国防供应链和关键基础设施”。
科技领域,USCC在年报中提议,美国有必要启动一个类似“曼哈顿计划”的AI研发计划,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特朗普曾多次表态要“去监管”,推翻现任总统乔·拜登有关AI安全监管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以加速硅谷的AI研发。此外,他还表示将减少与欧盟相关的反垄断执法,拜登政府时期因反垄断受到阻碍的公司并购行为或将顺利进行。
金融领域,美国自特朗普第一次上任以来本就已经处于新的放松监管周期。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美国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话事人也将迎来大洗牌。
而在对外政策方面,新任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提名证明以莱特希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将继续深入美国政府。这意味着目前拜登政府奉行的“小院高墙”和“去风险”等战略或将迎来改变,中美之间剩余的普通消费品互利空间也将受到影响。
具体来看,格里尔的政策主张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采取了关税策略,但结果均未达到预期。据CEIC数据,美国年度商品贸易逆差从特朗普初次上任前的7350亿美元增大到了目前的超1万亿美元。
同时,部分学者指出,特朗普2.0内阁提出的政策主张之间存在矛盾,削减财政支出、国内减税、抑制通胀等政策目标难以同时实现。
一方面,彼得森研究所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认为,减税和关税上调可能会导致通胀,而特朗普政府不希望出现通胀。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全面关税将使通胀率提高0.3%,预计将使美国普通家庭每年损失约2600美元。此前,新任财长贝森特曾主张将关税作为谈判工具,认为关税需要逐步分层实施。
另一方面,减税后,财政收入减少会对赤字造成压力,白宫联邦预算委员会估计,特朗普2.0政府可能会在10年内增加最高15.6万亿美元的赤字,与其竞选承诺不符。
长期来看,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最快在2025年二季度启动,部分美国企业已经开始抢进口,海运和空运情报平台Xeneta表示,2018年贸易冲突期间,海运集装箱运费飙升了70%以上。而随着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美国进口商和出口商正为此做准备,提前进口以避免更高的关税。
风险提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超预期,美国对中国实施非关税贸易制裁手段,美国经济超预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