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核电10台机组、超2000亿投资落定,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也展开部署丨大事件必读

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涉及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磷化工等细分行业。

导读:

  1. 此次核准5个核电项目,10台核电机组,5个项目由4家核电央企控股投资,厂址均是已建核电项目的老厂址,并采用三代核电技术。
  2. 2台机组采用CAP1000技术,8台机组采用融合后华龙一号技术。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3. 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2019年至2024年,我国每年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6台、4台、5台、10台、10台和11台。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4. 国常会还部署了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今年第一季度,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1.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
  5. 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涉及化工、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磷化工等细分行业。近年来,环保督察通过专项行动、整改案例和政策升级持续施压。

正文:

中国核电建设持续保持高速推进的态势。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

此次核准的核电项目共有5个,共有核电机组10台,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

5个项目分别由中国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和华能集团4家核电央企控股投资,厂址均是已建核电项目的老厂址,并采用三代核电技术。其中,2台机组采用CAP1000技术,8台机组采用融合后华龙一号技术。这也让全球范围内,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在运与核准在建机组总数增至41台。

核电的优势是清洁属性。在节能减排方面,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比同规模火电,每年可减少30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节约大量燃料运输成本,并减少600万吨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核电机组从核准到建成的周期一般为56-60个月,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10台机组预计总投资超2000亿元。

核电机组盈利计算模型及各技术机组平准化度电成本(元/千瓦时) ,图源:光大证券,横轴为项目IRR水平

至此,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2019年至2024年,我国每年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6台、4台、5台、10台、10台和11台。

根据同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的蓝皮书:

  • 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8台,总装机容量达到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到58台,总装机容量达6096万千瓦。
  • 核电发电量也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达到444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4.72%,位居全球第二,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1.2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4亿吨。

国家能源局在去年12月举行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披露,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左右。

机构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性的提高,核电在电力供应端占比存在长期提升空间。综合相关机构的预测,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上升至10%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到206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达到20%左右。

国常会还部署了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

会议指出,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碧水保卫战,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建设。要狠抓源头治理,以大江大河、重要湖泊为重点,加强监测溯源,严防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超标排放。要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疏堵结合,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支持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全民河湖保护意识,营造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良好氛围。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第一季度,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1.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主要超标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图源:生态环境部

第一季度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图源:生态环境部

据科股宝梳理,高锰酸盐指数主要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其超标可能与以下行业密切相关:

  • 化工:典型领域包括农药制造(如有机磷农药生产)、煤化工(如煤制烯烃废水)、石油化工(如炼油废水)。
  • 食品加工:典型领域包括肉类加工(屠宰废水)、酿酒(酒糟废水)、制糖(糖蜜废水)。
  • 纺织印染:典型领域包括染料生产、印染加工(如活性染料废水)

总磷超标主要源于磷元素排放,涉及的细分市场涵盖:

  • 磷化工:典型领域包括磷肥生产(如磷酸、磷酸一铵)、黄磷制造(电炉法生产废水)。
  • 农业面源污染:典型领域包括种植业(化肥过量施用)、畜禽养殖(粪便废水)、水产养殖(饲料投喂)。
  • 污水处理:典型领域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磷负荷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混排)。

近年来,环保督察通过专项行动、整改案例和政策升级持续施压。比如2019年4月,为解决长江经济带部分河段水体总磷严重超标问题,消除部分涉磷企业造成的突出水环境隐患,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指导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江苏等7省(市)开展集中排查整治,三项重点包括磷矿、磷化工和磷石膏库。也有一些磷化工、食品加工、电镀企业,因未落实 “以渣定产” 要求、废水处理设施未运行、废水总磷超标等原因,被实施停产限产或责令停产整治。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今年一季度,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2.1%,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监测的196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湖(库)个数占比82.1%,同比持平;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3.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作者丨曹倩

风险提示:电力需求不及预期;核电机组核准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科股宝VIP由钛媒体App与北京商报联合推出,相关数据及信息已获得北京商报授权。 风险提示: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事件必读

快报

更多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