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此次电力中断持续近10个小时,目前查明的初步原因是,由西班牙极端气温波动导致高压线路出现“异常振荡”,引起系统之间的同步误差,从而导致整个欧洲互联电网反复中断。
- 西班牙、葡萄牙作为欧洲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区域之一,此次暴露出的问题之一是,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导致电网调节能力不足,而国家储能设施配套滞后,电网缺乏 “电力海绵”,无法应对突发供需波动。
- 4月16日,西班牙历史上首次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风电、光伏和水电满足了当天西班牙的全部电力需求。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联盟数据显示,此次事故发生前,西班牙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占主导地位。
- 2024年欧盟正式落地电力市场改革提案,开始推广动态电价机制,为储能产业注入双重发展动能:家庭用户安装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显著增强,电力零售聚合商配置工商业储能的积极性也被充分激发。
- 多家机构认为,欧洲大储有市场化的盈利模式,系统集成价格或接近美国市场,将为在欧洲市场有渠道和产品布局的中国龙头企业贡献增量。中国企业能够借助在电芯端的强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电力电子制造端的交直流并网控制技术,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分享全球储能发展的红利。
正文:
一场突发的大停电事件,引发欧洲电网抗风险能力的“压力测试”。
当地时间周一中午12点半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遭遇历史罕见的大规模停电,西班牙、葡萄牙全国性电力中断,波及超过5000万伊比利亚半岛民众,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受到影响。安道尔及法国与西班牙接壤地区也出现断电影响,甚至远至比利时部分地区亦有停电报告。
这次电力中断持续了近10个小时,于里斯本时间晚上21点左右陆续恢复电力供应。目前查明的初步原因是,由西班牙极端气温波动导致高压线路出现“异常振荡”,引起系统之间的同步误差,从而导致整个欧洲互联电网反复中断。
另据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REN透露,法国西南部阿拉里克山附近发生的一场山火,烧毁了佩皮尼昂至东纳博讷之间的高压输电线路,这也可能是导致大规模停电的关键因素之一。
事发前后西班牙电网负荷变化,图源:西班牙国家电网公司Red Eléctrica
西班牙、葡萄牙作为欧洲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区域之一,此次暴露出的问题之一是,风电、光伏能源“靠天吃饭”,其间歇性导致电网调节能力不足,但国家储能设施配套滞后,电网缺乏 “电力海绵”,无法应对突发供需波动。
此前的4月16日,西班牙历史上首次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风电、光伏和水电满足了当天西班牙的全部电力需求。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联盟(ENTSO-E)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事故发生前,西班牙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占主导地位。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负电价”时长达数百小时,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频繁出现发电过剩却无法有效存储的困境,而极端天气或用电高峰时又面临电力短缺。
储能系统能够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存储电能,在用电高峰或电网故障时释放电力,既能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线,又能提升电网抗风险能力。
一个实践案例是,2024年9月,英法两国之间的电力故障导致电网频率下跌。事故发生后,抽水蓄能发挥响应作用,增加了约400兆瓦的发电量以帮助电网维持稳定,北爱尔兰的Moyle联络线保留了75兆瓦的备用,也在支持英国电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4年4月11日,欧盟正式落地电力市场改革提案,开始推广动态电价机制,通过构建终端电价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联动体系,重塑电力消费端的经济激励结构。用户可通过调整用电习惯参与电价波动赚取费用——在电价低谷时段储电、高峰时段自用或向电力聚合商售电,从而降低用电成本。这一机制或可为储能产业注入双重发展动能:
- 家庭用户安装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显著增强。动态电价下,储能设备成为“削峰填谷”的工具,推动户储从“政策补贴驱动”转向“市场收益驱动”。
- 电力零售聚合商配置工商业储能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储能系统可助力聚合商履行区域电网平衡责任,通过实时充放电对冲电价波动风险;聚合商可依托规模化储能资产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在分时电价差中获取套利空间,形成“电网服务+市场交易”的复合盈利模式。
根据BNEF测算,英国、比利时、德国等全年收益15万欧元/MW,大幅高于储能投资盈亏平衡线8万欧元/MW。LCP Delta预计2025/2028年欧洲储能将分别新增27GW/68GW,对应2024-2025/2028年累计装机CAGR为51%/33%,其中超65%为表前储能。
华泰证券认为,欧洲2024年去库叠加居民电价下降导致户储需求承压,在去库完成+利率下降+乌克兰等东欧市场起量后,2025年欧洲户储需求将平稳增长。大储方面,欧洲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催生大储需求,预计2024年开始赶超户储需求。
欧洲大储有市场化的盈利模式,系统集成价格或接近美国市场,将为在欧洲市场有渠道和产品布局的中国龙头企业贡献增量。国内大储招中标需求旺盛,配储时长或持续提升,预测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将达113.7GWh。
中信证券亦认为,国内储能技术成熟、产业链完备,在欧洲市场先发优势明显,行业龙头强者恒强。预计中国企业能够借助在电芯端的强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在电力电子制造端的交直流并网控制技术,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分享全球储能发展的红利。
作者丨曹倩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