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军工方向消息不断,周末又有几个新信息:
(1)伊以冲突持续升级,14日-15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多轮反击,公开报道显示,14日晚,伊朗对以色列的一次反击中发射了200多枚导弹,伊朗称下一轮对以色列的袭击将使用的导弹数量将达到之前的20倍。
(2)美国在6月14日举行了纪念陆军成立250周年阅兵式,美国历史上较少举行大规模阅兵,上一次大规模阅兵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本次阅兵虽然展示了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布莱德利步兵战车、F-22“猛禽”战斗机等先进装备,但是多家媒体报道显示现场士兵步伐松散、精神状态不佳,并且当日美国超千个社区组织了抗议活动,阅兵日整体表现相对“拉垮”。在东升西落的叙事逻辑下,有望增加资金对军工板块的偏好。
(3)第55届巴黎航展将于6月16日-22日举办,巴黎航展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本次航展吸引了48个国家和地区超2300家企业参展,中国航空学会也首次组织中国企业集中参展,开拓国际市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最新公布了一批重磅展品,包括歼-20、歼-35A、歼-10CE、运-20、直-20、直-10ME等。
百年变局之下,全球多地区不确定性加大,军工国防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缘政治紧张的背后是军事实力的较量,军工行业是地缘冲突下的国家必选消费,也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华西证券指出,未来军事力量对抗将由先进技术主导,全球范围内新型高科技军工资产都将迎来价值重估。
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的完整军工体系,实现了从原材料研发到复杂装备总装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在满足自身国防安全需求的同时,未来对内信息化建设、对外拓展军贸是两个值得关注的主题。
203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占国防装备费用比例预计可达近50%
现代战争已经从“兵力对抗”转向“信息博弈”,关键要在信息感知、决策速度、战场透明度上占得先机,核心是赢得“制信息权”。二十大提出军队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正在加速,中信建投预计,国防信息化增长快于国防军费支出,假设国防信息化年复合增长率8.66%,203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将增长至5598亿元,占2035年国防装备费用比例达到48%。未来10年国防信息化总规模有望达到3.30万亿元。
中国国防装备费用及国防信息化占比,图表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华西证券指出,“数据分析+网电对抗+智能指控”是抢占信息制高点的“三件套”,为作战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支持”。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一代智能化信息底座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伴随军工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芯片、算法和软件等形式嵌入战争体系的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架构角度出发,智能战场的AI建设又可以可划分为基础层、传输层与感知应用层三个技术维度,各层相辅相成,构成“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精准打击”的闭环体系。
飞机、雷达增长空间大,导弹/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需求弹性高
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动荡以及欧洲防务预算的大幅增加,使得各国对先进装备的需求持续攀升。据报道,印尼政府正就采购中国制造的歼-10战斗机进行可行性评估。另据媒体6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计划采购中国40架歼-35隐形战机、空警-500预警机、红旗-19防空反导系统。华西证券指出,我国“平台+体系”的打包模式,使中小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构建自主国防能力,同时也将显著提升订单的整体价值量。
目前,多用途战机、查打一体无人机、先进雷达和防空系统、高性价比的精确制导武器及配套系统正成为市场主流需求,当前中国军机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自研高端军机谱系,以歼-10CE、歼-35、运-20、L-15、直-10/20系列为代表的各类飞机已经可堪军贸大任。长江证券指出,与全球畅销的F-35战机相似,歼-35同样设计了空军版与舰载版,并且机体更轻,性价比更高,作为全球军贸五代机新秀有望成为军贸爆款机型。
中国已经进入新式自研装备出口新时代,图表来源:长江证券
随着军贸需求增长,军贸厂商与军贸主机厂将共同受益,长江证券指出,在主机厂中,飞机、雷达等主机厂未来空间更为可观,其中飞机是世界军贸占比最高的装备,中国现存大量可出口但尚未出口的新型军机装备,且多数飞机主机厂净利率处于极低水平,军贸可以显著改善相应飞机主机厂净利率水平。现代战争中无人机、隐形战机的占比正稳步提升,反无人机、反隐身装备雷达需求亦有望稳步提升,因此雷达主机厂亦为重要投资方向。另外,中上游中,导弹/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在各类冲突中需求弹性显著,虽然很难享受到军贸溢价,但可充分享受军贸中的巨大弹性,叠加十四五末期“补欠账”需求,导弹中上游亦有较大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