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空天信息产业新基建,“太空计算”卡位战打响

3C
从“天数地算”到“天数天算”,加速布局“太空计算星座”。

低空经济,作为近几年高频出现的词语,逐渐被大众所熟知。15年前,国家提出了“低空经济”的相关概念。到今天,从监管到产业,多个行业已经和低空经济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不仅如此,在政策上,近年来国家也在推动低空经济的落地。

当下,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信息技术已从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迈向空天信息时代,成为支撑产业和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在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某些领域的领跑。

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指出,“国家对空天信息出台了非常多的政策,包括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都迎来了万亿的蓝海赛道,这是我们整个产业蓬勃发展的引擎。”

现如今,随着全球数字化、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空天信息技术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空天信息产业生态正快速发展壮大。不仅如此,伴随空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太空计算正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日前,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协同推进先进计算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发展。

“用手机来访问太空算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说道。

政策激励下的万亿蓝海产业

从日常的导航到气象预报,以及城市规划到资源勘探,空天信息技术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早已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政策的激励下,快速成长,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

以低空经济为例,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施行;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童庆禧表示,低空经济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当下面临着低空飞行安全保障不足、空域开放程度低等困境,但市场需求强盛、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潜力大,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将发展成新的万亿级的产业。

其实,不仅仅是低空经济,包括商业航天等空天信息技术均在加速发展,成为万亿蓝海产业。邵宗有表示,公司通过建设运营特色商业卫星星座,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及先进载荷制造,构建天地一体商业卫星测运控网络,布局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通过建设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引接飞行器数据资源,完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能力,深化低空场景创新应用,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也认为,随着卫星制造与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持续完善,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商业航天建设发展。在政策、资本、市场等多重利好的推动下,各地加速落子空天信息产业。

日前,为了推动空天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科星图发布了“一体两翼”空天信息创新产品矩阵,涵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三大产品矩阵,共27个产品。其中,从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到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中科星图构建了低空产品体系,贯穿低空全产业链。

“低空经济管理创新主张,我们把一个空域布局在网格,把所有有效数据装进去,跟所有算力装进去,这样就构建了低空的全新网格,这是我们开发场景的能力的技术。”邵宗有说道。

从“天数地算”到“天数天算”,太空卡位战打响

目前,我国已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卫星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建设,纳入数字中国等多项国家战略之中。空天领域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窗口期。伴随空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太空计算正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

目前,无论是低空经济,还是商业航天,随着数据的增多,太空算力成了必需。按照过往的处理方式,太空里面获得的很多的信息传回地面处理,再返回去,时间成本都不能够接受,未来计算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从地球走向太空,从“天数地算”走向“天数天算”。

日前,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也达成合作,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谈及此次双方的合作,历军指出,在太空里面有网络,有网络就必然有算力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把高端计算机变成太空里面的卫星,或者空间站的一个载荷。

4

据介绍,在商业价值方面,此次合作将形成开放的新市场空间和商业模式,从卫星单向 “采集服务” 向天地一体化 “算力服务” 升级,催生 “在轨智能处理 + 地面深度应用” 的商业化模式,提供定制化空天算力服务、数据服务、运营服务。

太空算网建成后,可提升全球互联网接入能力和稳定性,支持远程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应急通信、农村数字化建设等场景。

不过,从“天数地算”到“天数天算”是一个较长周期的投入,从短期来看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尤其是成本上的挑战。

“难点还是有很多的,地面我们很熟悉,太空的环境我们是很陌生的,我们觉得太空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太空也是有天气的,叫‘空间天气’,‘空间天气’里主要以粒子、射线为主,对太空的集成电路、PCB产生影响。”邵宗有对作者表示,“太空的环境优势像太阳能发电的效率更高,但是它劣势也有很多。”

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成本问题。如果把一个相同的算力放到太空里面,成本是一千倍,如果在地面的器件,这些系统没有高出一千倍的性能,那就不能形成商业的闭环。所以,这些技术从能耗、特定算法、芯片等需要一个全面的重新按照太空的要求去做设计。

目前,即便是回报周期较长,国内外多家企业已经在开始布局太空计算,希望在卡位战占据先机。“三五年可能还是没有回报的,但长期来看,这件事情还是很重要的”,邵宗有认为,“无论从我们这两家企业的家国担当还是未来太空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这件事情都是必须要做的。”(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07-26 22:51

银行理财半年报出炉:创收3896亿元

2025-07-26 22:48

北京怀柔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2025-07-26 22:39

中信建投:光伏反内卷可能推动行业重回拥硅为王

2025-07-26 22:25

近七成受访数据中心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超过15%

2025-07-26 22:24

市场监管总局:国际标准化组织数字营销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国

2025-07-26 22:11

贝佐斯完成一轮大规模的亚马逊股票出售,套现57亿美元

2025-07-26 22:06

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发布

2025-07-26 22:01

诺奖得主辛顿呼吁全球合作:让AI既超凡又甘于助人

2025-07-26 21:49

截至7月26日20时,全国1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2025-07-26 21:32

智元机器人王闯:出海一定会做,已确定具体目标

2025-07-26 21:17

罗永浩数字人能力预计10月将量产

2025-07-26 21:14

大模型产业正迈向价值落地阶段,C端应用市场进入分化期

2025-07-26 21:09

智慧眼科技发布砭石中医四诊仪

2025-07-26 21:00

光大证券:稳定币驱动人民币全球支付活跃度攀升,第三方支付公司或将持续受益

2025-07-26 20:52

上海浦东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

2025-07-26 20:38

北京密云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2025-07-26 20:37

2025年7月电影总票房破30亿

2025-07-26 20:22

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辅助驾驶计划年内在中国进一步落地

2025-07-26 20:20

7月26日新闻联播速览24条

2025-07-26 20:15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深入实施“AI+”行动,全面赋能产业焕新升级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