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顶部通栏

首批文旅企业半年财报出炉,暗藏着什么玄机?

钛度号
文旅市场的繁荣不是泡沫,而是真金白银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只属于“会算账的玩家”。

文 | 迈点

最近,首批文旅企业的上半年财报陆续出炉,有的企业营收曲线向好,同比稳步提升,有的却在光鲜的游客数量背后,藏着毛利率下降的隐忧。尽管从上半年国内文旅市场的宏观视角来看,市场的整体发展依然繁荣,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披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出游人次达到了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总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但聚焦到文旅企业的实际经营,仍然还有挺长的路要走。

1、首批文旅企业财报出炉

近日,丽江股份、大连圣亚、西藏旅游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中丽江股份上半年营收3.78亿元,同比减少1.85%;归母净利润约9450.22万元,同比减少15.86%。大连圣亚在报告期内营收1.86亿元,同比减少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4 万元,同比减少 97.95%。而西藏旅游财报则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9034万元,同比基本持平,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万元,成功实现扭亏。

与此同时,根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多家文旅上市企业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9家盈利,14家预计亏损,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图源:迈点研究院

2、财报里的“冰火两重天”,文旅赚钱的逻辑已变

把这些财报的数据摊开来看,可以看到有人在靠转型上岸,有的正在被旧模式拖垮,还有人在悬崖边抓住了救命稻草。但比数字更重要的是,是藏在数据背后的“盈利密码”正在重置。

第一个真相:门票经济是“舒适区陷阱”。可以看到,门票收入占比过半的文旅企业,净利润增速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什么?因为门票价格相对固定,游客对门票价格敏感,涨价容易丢客流。而且只靠门票的文旅景区没有客户粘性,复购率低。反观那些二次消费做得好的企业,复购率会高出很多,就像迪士尼靠衍生品和酒店赚的钱比门票还多,这才是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第二个真相:“网红打卡”救不了长期业绩。这两年很多景区靠短视频火成网红,但财报里的“昙花一现” 现象特别明显,比如某景区红了之后营收暴涨,第二年流量下降后就出现了营收暴跌的情况。其原因如果没有持续的内容更新和服务升级,网红流量极其容易消退,而靠内容复购的文旅景区,利润空间会更高一些。

第三个真相:轻资产或许才是文旅企业的“财务自由”密码。传统景区重资产模式(买地、盖楼、搞基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固定资产折旧每年吞噬 10%-15% 的利润,稍微经营不善就会陷入 “卖资产度日” 的困境。而现在聪明的文旅企业都在做轻资产输出,迈点研究院资深分析师邢晶晶表示,从业绩表现看,以中国中免、祥源文旅等为代表的企业依托核心文旅资源、创新业态或轻资产运营模式、入境旅游利好政策等内外部优势,在市场复苏中抓住机遇实现盈利;而以华侨城A、盈新发展等为代表的亏损企业则因传统业务承压、新兴业务培育不足,叠加成本高企、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陷入困境,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别误会,说这些不是唱衰行业,而是想说明:文旅市场的繁荣是真的,但赚钱的难度在提高,那些能适应新逻辑的企业正在赚大钱,这正是行业成熟的标志。

3、要懂情怀,也要会算账

从某种程度上说,文旅市场的未来趋势其实很清晰,那就是文旅企业都要变成既懂情怀,又会算账的企业。

一方面,抓住消费升级的机会重塑文旅企业的“利润结构”。有数据显示,游客在 “体验类消费”(演艺、研学、沉浸式项目)上的支出增速逐年升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景区都在搞“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白天的门票是基础收入,晚上的演艺才是利润大头。某古镇景区引入沉浸式戏剧后,游客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到2.5天,人均消费从300元涨到680元,净利润直接翻倍,这就是“用内容创造溢价”的典型案例。

同时进一步推动产品优化。以西藏旅游为例,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的关键原因在于公司通过设施升级、多语服务和产品优化,并战略合作民间香客中心、登山协会及服务合作社专设印度游客通道,促成阿里景区接待规模增长明显,从而推动了利润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让其成为文旅企业的 “降本神器”。AI 票务系统能大量减少人工成本,而大数据分析则能够让营销费用精准度提升,这些在财报里都体现为“销售费用率下降”和“管理费用率下降”。某智慧景区负责人告诉迈点,数字化改造后,人均服务成本从8元降到3元,不但每年成本降低了,游客满意度反而得到了提升。这说明数字化不是噱头,是真能帮企业省钱赚钱的工具。

当然,风险也得提一嘴,那些盲目扩张、负债率超过70%的文旅企业要小心了,文旅项目回报周期长,一旦遇到市场波动,高负债就是 “定时炸弹”;还有那些跟风搞新概念但没有实际内容的企业,资本已经开始警惕概念炒作,财报里的“研发费用激增但无实际产出”会被市场用脚投票。

4、写在最后

扒完这么多财报数据,其实结论很简单:文旅市场的繁荣不是泡沫,而是真金白银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只属于“会算账的玩家”。那些还在靠门票躺平、靠网红流量续命,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而那些能做好二次消费、玩转轻资产、用数字化降本的企业,正在赚走行业里最多的钱。

而文旅行业也正在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从“资源依赖”转向“能力驱动”。这过程可能会有阵痛,但长远看绝对是好事——只有企业赚钱了,才能有更多钱投入到内容创作和服务升级中,游客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形成“企业盈利—游客满意”的良性循环。

本文系作者 迈点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文章详情

快报

更多

2025-08-23 22:55

OPPO回应苹果起诉员工窃密:并未侵犯苹果公司商业秘密,相信公正的司法审理能够澄清事实

2025-08-23 22:50

华为云重组多个事业部涉及上千人

2025-08-23 22:47

校企协作实现中国柔性钙钛矿光伏电池新突破

2025-08-23 22:41

国金证券:中国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在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迎来需求爆发

2025-08-23 22:33

特朗普政府叫停丹麦企业在美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2025-08-23 22:29

小米王晓雁:年内小米之家将超2万家

2025-08-23 22:25

券商评价洗牌,中小券商迎利好

2025-08-23 22:20

印度将暂时停止向美国寄送包裹

2025-08-23 21:16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涉及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

2025-08-23 21:15

胖东来回应招聘报名一岗难求

2025-08-23 21:13

华为公司副总裁周跃峰:建设先进数据基础设施,打破数据“孤岛”

2025-08-23 21:11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小圆柱电池产能已实现量产

2025-08-23 21:01

2025综合算力指数排名:河北、江苏、广东居前三

2025-08-23 21:00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2025-08-23 20:56

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中国电磁发射技术呈跨越式发展态势

2025-08-23 20:54

意大利邮政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2025-08-23 20:52

星际荣耀完成双曲线三号运载火箭地面转场起竖系统联调试验

2025-08-23 20:51

卓胜微:目前先进封装技术产品已在部分客户项目中推进,但整体仍处于早期

2025-08-23 20:49

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将访华

2025-08-23 20:49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和太后莫尼列来华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