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转行干光伏,83岁还在一线拼杀,最被低估的光伏大佬,是他

钛度号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 | 华夏能源网

长江下游一座面积230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走出了两位光伏大佬。一位是无锡尚德创始人、“光伏教父”施正荣,另一位则是大全集团创始人、低调富豪徐广福。

施正荣是2000年后回国创业成功的海归企业家,鼎盛时期无数荣誉加身,贵为中国首富。如今,无锡尚德刚刚经历了第二次破产重整。施正荣则早已退隐,2013他辞任董事长后这家公司就跟他没有任何关联了。

徐广福只有初中学历,他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摸爬滚打,从乡镇企业家一路积累了上百亿财富。如今,83岁的徐广福仍在大全能源(SH:688303)董事长的位置上坐镇,是光伏行业里还在一线拼杀的年纪最大的一员老将。

徐广福为人极其低调,很少公开露面。在他身上,积聚了老一辈企业家所独有的勤奋、朴实、拼搏精神。他是极度的风险厌恶者,崇尚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将守护资产负债表的安全作为企业经营的头等大事——大全能源的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10%以内,账上资金储备超百亿。

也正因为如此,在凶险异常、三天两头大洗牌的光伏行业,大全能源不仅活了下来,还一步步成长为“硅料四龙头”之一。曾经有人评价,在眼下这轮史上最长的光伏寒冬中,很难说哪家硅料企业最先撑不住,但大全一定是最后一个倒下的。

但是,如今的大全面临的压力并不小。截止今年上半年,大全能源已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再厚实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耗下去。公司近两年来,高管团队持续动荡,十余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相继出走。此外,与供应商的官司纠纷旷日持久,被告上法庭索赔数亿。

在外界看来,大全如今的日子很有些艰难意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将徐广福,这位中国光伏行业最低调、也最被低估的光伏大佬,将如何带领大全穿越周期,再造辉煌?

63岁“闲不住”,跨界光伏开启新事业

扬中是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因是“扬子江中”的江岛,民国时期故而得名扬中。

1942年11月,徐广福出生在扬中县(1994年撤县设市)新坝镇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做过农技员、工人。1984年,42岁的徐广福担任新坝综合厂“一把手”,从此开始了经商办企业的生涯。

在徐广福的带领下,这家原本生产砂轮、胶木的乡镇企业,生产起了制冷压缩机、电缆桥架等产品,后来也随之更名为镇江市电器设备厂。

徐广福颇有商业眼光,1990年,他们成功中标亚运会场馆建设,一举打响企业名气。这一年,镇江市电器设备厂还走出国门,成为唯一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中国企业。也正是这次参展,让徐广福深刻感受到了国内外电气产品的巨大差距,激发了他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的梦想。

之后十年,通过与德国西门子、美国默勒、ABB、施奈德等国际巨头合资办厂和技术合作,徐广福将镇江市电器设备厂做到在中低压成套电器设备、低压母线、高压封闭母线、桥架等领域全国领先,发展成一家以电气为主,涉及环保、科技、酒店、建筑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企业集团。

2000年,公司改制,镇江市电器设备厂更名为江苏长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电气”),2004年正式更名为大全集团有限公司。徐广福与其子徐翔合计持股53.82%,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时的徐广福已届花甲之年,功成名就之后本可以颐养天年,但勤奋进取的本性让他根本闲不住。企业改制后,徐广福又开始寻找新业务板块,恰在这时,他留学归国的儿子徐翔提出了新方向——多晶硅制造。

徐翔1971年生人,1990年代曾先后在公司内部任会计、经理以及旗下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2000年,从美国读MBA归来后被集团董事会任命为长江电气总经理。在海外留学中,徐翔亲眼目睹了欧美的光伏热。

2005年,同为扬中人的施正荣带领无锡尚德成为首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民企,并一度登顶“中国首富”宝座,这让徐氏父子颇受震动。

恰在此时,徐翔获知有德国公司欲转让光伏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生产技术,这令他兴奋不已,这对大全来说正是很好的跨界切入点。

“2007年前后,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硅料方面还是完全空白的,基本被海外厂商垄断。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建立起自己的地位。”多年后,徐广福对媒体回忆进军多晶硅产业的初衷时说道。

然而,徐翔却在德国碰了一鼻子灰——对方拒绝先展示技术,想要购买技术就得先付一笔巨款。对方的无理要求,使收购计划遭到大全集团董事会大部分股东的强烈反对。徐翔则坚持要上多晶硅产线。最后,徐广福力排众议,通过了这一决定。

2006年8月,大全与欧洲多晶硅工程有限公司在德国签下了多晶硅技术转让合同和技术独占性协议,获取了生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多晶硅的技术和工艺。

2007年6月,大全集团投资40亿元的首期1500吨多晶硅生产基地在重庆万州开工,正式踏上了向光伏领域的转型之路。全权负责筹建多晶硅工厂事宜的,正是刚被提拔为大全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的徐翔。

而徐广福也并未退居幕后。大全集团员工曾透露,彼时的他仍保持着高频率的出差,周末只要不出差,肯定来公司。多晶硅项目产品试运行期间,他连轴转跟了45天,经常一忙就到凌晨。

据说,在重庆万州开工仪式现场,施正荣亲自前来祝贺,并提出了参股意向,结果却被徐翔婉拒了。当时的尚德财大气粗、如日中天,徐氏父子却看不上这些,他们崇尚的是自主可控、稳健经营,这也让他们在往后的多晶硅寒冬中少了很多麻烦。

造出“印钞机”,徐氏父子登上富豪榜

然而,让徐广福始料不及的是,大全的多晶硅之路刚起步便撞上行业寒冬,巨额投资遭受重大损失。

当重庆万州首期项目投产时,已是2008年7月。两个月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多晶硅价格很快进入暴跌模式。2011年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各国又调低光伏补贴。这一年,多晶硅价格跌去67%。2012年-2013年,美国、欧盟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多晶硅等光伏产品价格再次暴跌,无锡尚德等光伏明星企业陷入危机。

大全的多晶硅项目却一刻不停地向前推进:2009年万州一期项目扩产至4000吨产能;2010年万州二期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又开工建设;2011年2月,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即后来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全能源”)在石河子设立;2012年8月30日,大全能源一期项目A阶段建成投产,公司产能达到0.5万吨/年。

期间的2010年10月,大全集团还剥离硅料业务组成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大全新能源”,DQ.US)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融资7600万美元(5.09亿元人民币)。

但到2012年和2013年,大全新能源也步入了危机,分别亏损了1.12亿美元和7094万美元。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在2012年一年间急剧缩水超九成。2012年8月,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大全新能源收到了纽交所的退市警告。

但徐广福认定,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光伏都将成为主力能源,这个方向没有错。他说,一家企业无法左右大环境的变化,它能做的就是预判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014年,大全集团提供了一笔897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为大全新能源解了燃眉之急。

很快,徐广福的坚持收到了回报。从2013年下半年起,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光伏市场开始启动,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也达成价格承诺,市场开始逐步转暖。

同年,大全新能源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1600多万美元。而到2016年,随着国内光伏装机市场的爆发,大全新能源盈利4350万美元,同比翻了3倍。2017年,大全新能源盈利再次翻倍。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光伏行业开始爆发性增长,大全的多晶硅业务迎来最丰厚的收获期。2021年初,硅料价格还是8万元/吨,到年底已涨至27万元/吨,而到2022年,硅料价格最高触及33万元/吨。

大全的订单也如雪片般飞来。仅2022年,大全能源公布的硅料长单就超过128万吨,合计金额3847亿元,供货期限大多至2027年底,最长则到2028年底。

大全能源的归母净利润也从2020年10.43亿元,飙到了2022年的191.21亿元。这意味着,2022年,大全能源每天的净利润就高达5000多万,硅料业务成了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站在行业风口上,大全能源2021年7月在A股科创板成功上市,大全集团由此拥有美股+A股的两地上市公司。大全能源凭借超强实力,与通威股份(SH:600438)、协鑫科技(HK:03800)、新特能源(HK:01799)并称为“四大硅料龙头”。

2021年8月31日,大全能源股价一度达到91.38元/股的最高点,总市值超过1700亿元。同年,徐家父子也以260亿元身家排名胡润富豪榜241位,一跃成为“镇江首富”。

四大“笨招”,铸就超强抗风险能力

2023年,随着光伏行业步入寒冬、硅料周期结束,大全能源的高速增长告一段落。

这一年,大全能源卖出了20万吨多晶硅,同比增长50.48%,但营收、利润却分别下滑近五成和近七成。2024年,大全能源亏损超27亿元;2025年上半年,大全能源继续亏损11.47亿元。

大全能源的股价近两年也一路下跌,今年4月最低跌至16.75元。目前总市值在600亿元左右,相比最高点跌去了1000多亿。而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徐广福、徐翔父子财富也缩水至100亿元。

此外,自2023年,大全能源就不断传出高管出走消息。到2024年底,已有10余名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其中包括不乏总经理周强民、董事张龙根、副总经理曹伟、副总经理胡平这样的核心高管。

业绩股价双杀、高管集体出走,在外界看来,大全如今的日子很有些艰难意味。事实上,这也很可能是徐广福经商办企业几十年来,经受的最艰难时刻。徐广福如今已是83岁高龄,但丝毫没有退休养老或遇难而退的意思,在一些重要的展会活动上,还能看到他在一线奔忙的身影。

虽然面临艰难,但得益于大全一直以来的稳健经营,在四大硅料龙头中目前是风险最小的。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从负债来看,大全是四大硅料龙头中债务压力最轻的,截至二季度末,大全能源总负债34.1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8.04%。与之相比,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93%、41.98%、55.87%。

此外,大全能源还持续保有较高的资本储备。截至2025年6月底,大全持有货币资金16.6亿元、结构性存款29.9亿元、定期存款70.9亿元、银行承兑汇票3.5亿元,资金储备余额合计达120.9亿元,无有息负债。

在浮躁的光伏行业,大全超乎寻常的稳健简直像是个“异类”,而这恰恰是徐广福的厉害之处,不贪多、不冒进,小心驶得万年船。总结起来,大全有四大抗风险绝招,这是光伏同行们想学学不会的:

一是抓住一切机会“存钱”。2021年,大全能源上市超额募得近65亿元,将其中的26亿元购买了理财产品。在2020-2023年大把赚钱时,其他同行都在大手大脚的扩产,大全却将钱存银行。到2024年底,大全能源定期存款高达81.1亿元。

二是谨慎扩张,走差异化。2020-2023年,大全能源合计盈利316.51亿元,又手握上千亿元订单,换着其他光伏企业,肯定要大幅扩张多晶硅产能。但到2024年底,大全能源多晶硅产能为30.5万吨,是四大龙头中最少的(比新特能源还少了9.5万吨)。

大全的选择是,“向上一体化及横向拓展”,即向上向工业硅延伸,同时横向向半导体硅料、有机硅延伸,既拓宽了业务领域,又避开了多晶硅行业内的同质化恶性竞争。

三是灵活反应,收缩产能。在光伏行业大洗牌到来后,大全一直在降低开工率。2024年上半年,大全单季度多晶硅产量仅6万多吨。到了三、四季度又进一步降至4.36万吨和3.42万吨。对比30.5万吨/年的多晶硅产能,大全能源2024年下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已降至51%。既然不赚钱,就不再寻求无用的市占率,少亏就是大赚,大全的选择可谓明智。

大全能源2024年多晶硅产销情况(来源:公司财报)

四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面对差到极点的市场行情,大全还全力压减财务、销售、管理、研发等各项开支。今年上半年,大全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分别下降了16.44%、61.12%、27%。

四十多年的创业历程和近20年的光伏从业经验,使徐广福对经营风险有着异乎寻常的厌恶,他认为企业的风控就是紧紧把握两点:一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控制发展节奏。

“专注核心业务、专业的团队运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合法规范经营、不冒进也不保守,是大全能源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徐广福说。

对于产能扩张,徐广福将光伏产业比作一项长跑运动,认为暂时的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企业需要长期的战略思维,有所取舍。

“每一次周期都是大全能源蓄势起飞的机会”,徐广福表示,企业无法左右大环境的变化,它能做的就是预判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资产负债表的安全,做到这两点,企业就会穿越周期,享受行业长期发展的红利。

本文系作者 华夏能源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5-10-19 22:20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未来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是人工智能资产

2025-10-19 22:19

罕见病创新药奥德昔巴特开出中国首方,用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

2025-10-19 21:54

下周(10月20日-26日)市场大事预告

2025-10-19 21:43

武汉经开区:购买首套新房可享受最高4万元贷款利息补贴

2025-10-19 21:21

中国重汽集团1-9月营收228.9亿美元

2025-10-19 21:14

交通运输部发布《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

2025-10-19 21:03

五粮液集团发布致消费者告知书,公布46家非授权店铺名单

2025-10-19 21:01

紫金黄金国际:Q3净利润3.85亿美元

2025-10-19 21:00

中小银行提前2个月部署“开门红”

2025-10-19 20:59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正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2025-10-19 20:34

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本周披露并购重组最新公告

2025-10-19 20:20

云南省商务厅:11月1日起暂停2025年云南省汽车报废及置换更新补贴申请

2025-10-19 19:57

10月19日新闻联播速览17条

2025-10-19 19:54

受台风影响,琼州海峡将停运

2025-10-19 19:52

均胜电子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025-10-19 19:44

文远知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2025-10-19 19:44

中信建投:缩量轮动继续,风格切换已起

2025-10-19 19:43

杠杆资金本周重仓股曝光,紫金矿业居首

2025-10-19 19:41

全球最大轮胎在吉林玲珑成功下线

2025-10-19 19:37

受冷空气和台风共同影响,福建55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