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把翻身希望,放在了AI上

钛度号
微软正走在一条虽然艰难但通往更高维竞争的道路上。

文 |  深观商业

最近微软正式终止了对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支持,这个覆盖了全球数亿台个人电脑定义了过去十年操作系统体验的庞大帝国正式迎来了它的“官方黄昏”。

Windows业务的营收增长乏力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标志着那个以Windows为绝对中心、通过操作系统授权获取核心利润的微软时代,正渐行渐远。微软也正面临着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

当依靠授权费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微软内部另一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崛起,吸引了全球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目光,它不再将宝押在“视窗”之上,而是将几乎全部的希望和资源,都倾注到了AI业务。

Windows 10,微软的“甜蜜负担”

Windows 10的终止支持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挑战和遗留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庞大的未迁移用户群体。截至2025年7月,Windows 10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仍高达44.59%。但是全球PC市场也早已进入成熟期增长开始乏力。

当用户更换PC的周期不断延长对操作系统的升级需求,便远不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手机系统的升级热情。更何况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企业在进行大规模IT设备更换时更加谨慎。这意味着近半数的PC用户在支持终止后,仍在使用一个存在安全风险的操作系统。

虽然Windows业务正被微软进行一场“管理性衰退”,但是微软不会完全放弃它,因为它仍然是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更是其AI战略触达终端用户的重要载体。然而,微软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将公司的核心资源和创新精力倾注于此。

Win10的终结并非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无奈之举”。尽管这个包含Windows业务在内的“更多个人计算”部门体量依旧巨大,但是其利润率仅为23.72%与微软整体高达45%的运营利润率相比增长已显疲态远逊于公司的其他业务板块。

但是2025财报该部门全年收入仅为546.49亿美元同比增长7%,营收增速也基本只能维持在6%~9%。可以说Windows业务已经从一个高增长的引擎演变为一个虽然成熟稳定,但是增长空间有限的“现金牛”。

而Windows 11的迁移之所以缓慢,一个关键的内部原因在于微软设定了严格的硬件要求,导致多达2.4亿台现有PC因不符合硬件标准而无法升级。而且对于依赖稳定性和兼容性的企业而言,迁移操作系统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但是公司没有为了迁就旧硬件而降低Windows 11的门槛反而推出了需要更强硬件的Copilot PC标准,这表明其着眼点是未来,而非挽留过去。这场落幕并非意外,而是一场服务于公司更高战略目标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断舍离”。

这些问题都源于微软公司战略重心的彻底转移,在萨提亚·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的最高优先级早已从“Windows和设备”转向了“智能云与智能边缘”,而AI业务的崛起更是加快了这一“革命”。

毕竟相较于AI业务175%的爆炸性年收入增长,Windows业务的个位数增长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微软愿意牺牲部分Windows用户的平滑过渡体验,以推动市场向更现代化、更安全的Windows 11迁移,为未来集成更深度AI功能的“AI PC”铺路。

AI驱动的业务,成为新希望?

可以说为了抓住AI的历史机遇,微软正在进行一场堪称“豪赌”的基础设施建设。微软公开宣布在2025财年计划投入8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约70%将用于购买NVIDIA GPU等AI芯片和建设云数据中心,剩余预算则投向量子计算和混合现实等前沿领域。

这种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实属罕见,微软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目标是构建未来十年AI时代的“水电煤”成为AI领域的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商。而且微软的AI战略也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支撑的产品矩阵。

而Azure AI便是微软公司AI战略的基石,不仅其服务收入在2025财年部分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57%,还能够为微软自家的Copilot提供算力,甚至通过Azure OpenAI服务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客户。

目前AI服务对Azure整体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惊人的16个百分点其处理的AI token量已超过100万亿次。可以说如果没有AI,Azure根本无法实现如此迅猛的增长,而Copilot则是微软AI矩阵中商业化最成功的典范。

截至2025年Copilot系列产品的用户总数便已突破1亿。其旗舰AI助手Microsoft Copilot更是被深度集成到微软的所有核心产品中,Microsoft 365 Copilot在文档处理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8.8%已经成为企业知识工作者的重要工具。

目前Azure云服务的增长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AI需求的贡献。微软的AI相关业务年化收入已达到了1300亿美元,年增长率更是高达175%,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的全年总收入,所以作为承载AI服务的核心微软智能云部门的业绩也持续强劲。

尽管在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领域ChatGPT仍然占据约60.6%的主导地位,但Microsoft Copilot正在迅速成长为市场第二,已经占据了约14.3%的份额。所以微软想要通过定义Copilot+ PC硬件标准将AI能力从云端延伸至终端,从而掌握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的话语权。

而早期对OpenAI的战略投资与深度绑定,使得微软在其他巨头仍在追赶时就获得了当时最先进的GPT系列大模型的使用权和技术整合能力。可以说能在AI领域取得如此成就,是其内部前瞻性战略与外部技术浪潮完美结合的结果。

而全球数亿的Windows和Office用户更是让微软能够通过将Copilot无缝集成到这些用户日常工作的流程中,极大地降低了AI技术的采用门槛并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和客户黏性,这种“平台+应用”的整合策略,也是微软AI产品矩阵商业化成功的核心。

更何况我们正处在一个由生成式AI引发的技术范式转移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提高生产力、创新工作方式的AI工具都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来自谷歌Gemini、亚马逊AWS AI等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也迫使微软必须不计成本地投入,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领先地位。

但是微软是少数几家同时在IaaS、PaaS和SaaS三个层面都具备顶尖实力的公司,这种全栈能力使其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而且尽管ChatGPT在MMLU基准测试中可能以微弱优势领先,但两者在核心能力上基本处于同一梯队并不存在代差。

所以微软提供的AI服务在技术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而且Copilot Pro、Microsoft 365 Copilot等AI订阅服务能够带来比传统软件授权更稳定、更可预测的经常性收入,这正是资本市场最看重的商业模式。所以从财务报表看,这一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生态系统也是其最坚固的护城河。通过将AI能力植入用户既有的工作流微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触达最广泛的用户群体,这是纯粹的AI初创公司或缺乏强大桌面生态的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

而企业客户对安全性、合规性和集成性的要求更是微软的强项,其将AI与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等企业级产品深度融合的策略,能够有效锁定高价值的企业客户,在企业市场打下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更何况微软拥有雄厚的财力来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AI军备竞赛,其传统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为AI的“烧钱”提供了坚实后盾,使其能够忍受短期的利润阵痛以换取长期的市场领导地位。

“微软帝国”战略转型的序曲

孤立地看,Windows业务增长放缓和智能云业务高歌猛进似乎是两个平行的故事。然而将它们与“Win10停止支持”这一关键事件联系起来,一幅完整的战略图景便跃然纸上。可以说Win10的落幕并非一次简单的“切割”,而是一次精妙的“连接”。

它扮演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其核心任务就是将微软庞大的传统用户基础高效、平滑地迁移到通往“云与AI”新帝国的轨道上来,可以说本质上是一场覆盖全球的、强制性的IT基础设施现代化运动。

而新一代的PC特别是“AI PC”,在设计上就为运行本地AI工作负载和与云端AI服务协同做了优化。这意味着企业在更新硬件的同时,也为采纳微软后续的AI服务铺平了道路,简直是“一石二鸟”的巧妙布局。

并且Windows 11也被设计成一个通往微软庞大云生态的高效“引流门户”,与Win10相比Windows 11在系统层面与Microsoft 365、Teams、OneDrive以及Azure云服务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整合。

例如系统内置的Copilot in Windows的后台就是由Azure上的AI模型驱动的。当用户习惯于在操作系统层面使用AI助手来提高效率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为微软云服务的活跃用户。

对于企业而言Windows 11与Azure Active Directory和Intune等云管理工具的无缝集成能够大大简化了设备的部署和管理。当企业选择试用或部署Windows 11时,他们不仅仅选择了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更是选择了一整套基于云的管理和生产力范式。

而且微软正是利用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性地位试图将客户“锁定”在自己日益强大的云生态系统之中,这甚至将成为微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有效的一次用户升级和生态绑定事件,从根本上重塑“操作系统”的定义。

以后的操作系统将不再仅仅是管理硬件和运行软件的底层平台,可能会演变成一个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以订阅为基础的“服务交付门户”。它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稳定运行,而是能否无缝连接云端资源并利用AI为用户创造价值。

Windows也将不再是微软帝国的“城堡”本身而是通往整个云端帝国所有财富的、不可或缺的“黄金大门”。可以说微软的股价和市值以及未来的“增长故事”都将越来越少地与PC出货量挂钩,而越来越紧密地与Azure的计算量、M365的订阅数以及Copilot的调用次数绑定在一起。

本文系作者 深观商业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1:11

亚马逊网络服务推出Fastnet跨大西洋海底光缆

21:00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下跌,沪金跌0.43%

20:52

国博电子:股东中电科国微拟减持不超2%股份

20:52

11月4日新闻联播速览25条

20:49

赵乐际会见出席太平洋岛国议员研讨班各国代表

20:46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去世,享年84岁

20:32

神州信息:股东申昌科技累计减持950万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

20:32

何立峰会见美国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德巍

20:31

雷迪克:拟以1.6亿元取得机器人与脑机接口公司傲意科技20.41%股权

20:19

杭汽轮B:公司股票将自11月5日起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20:04

Shopify第三季度营收28.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20:03

深交所公布信披评价结果,9家上市券商获A类评价

20:00

20CM两连板宝色股份:未涉及媒体报道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项目业务

20:00

星源卓镁:收到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项目定点通知,预计未来4年销售总金额约20.21亿元

19:59

蓝黛科技:全资子公司拟1.1亿元出售电驱总成装配业务相关资产给马鞍山立讯

19:59

优步三季度营收134.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

19:43

美国大豆出口量锐减,前8个月美国出口中国大豆不及去年零头

19:38

ST岭南:公司涉嫌串通投标罪被起诉

19:36

*ST国华:全资子公司签订2.36亿元合同

19:34

兰石重装:2025年10月30日披露的金额为5.81亿元的核能领域订单,不涉及可控核聚变业务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