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长层靴子落地,未盈利企业获 “专属考场”,险资“长钱”考核周期再拉长化解长投顾虑丨大事件必读

相关政策首次宣布到正式落地用时不到一个月,首批进入科创成长层的32家公司出现行业“扎堆”现象。

导读:

  1. 《科创成长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定位是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相关政策从首次宣布到正式落地用时不到一个月。
  2. 这些企业包括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32家科创板公司及新注册的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门槛仍为“50万元资产+2 年经验”,需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
  3. 首批进入科创成长层的32家公司名单分布在7个申万一级行业,覆盖12个二级行业。从一级行业看,这三大行业公司数量众多,分别有14家、9家、5家;二级行业也呈现出一定集中度,仅这一行业就“扎堆”11家公司,且有9家2024年归母净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4. IPO预先审阅机制是一项重要改革创新,充分参考了境外市场经验。上交所将重点从4个方面着手,做好预先审阅机制与现行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机制的衔接。
  5. 今年以来,国家致力于为科创板引入增量资金尤其是中长期资金。上周五,险资迎来更大力度长周期考核,国家层面通过制度创新“熨平”市场短期波动对险资投资行为的扰动,引导其发挥长期资本优势。

正文:

陆家嘴论坛首提的 “科创板成长层” 靴子落地,为那些烧钱搞研发但尚未盈利的科技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7月13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相关政策从首次宣布到正式落地,用时不到一个月。

在6月18日举办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更好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 “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股票名称用“U”做标识,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 “6”即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从最终落地的《科创成长层指引》来看,首先是明确了科创成长层定位,即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这些企业包括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32家科创板公司(以下简称“存量公司”)及新注册的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以下简称“增量公司”)。其中,存量公司自指引发布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增量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纳入科创成长层。投资者参与门槛仍为具备“50万元资产+2年经验”,需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

科股宝VIP梳理了首批进入科创成长层的32家公司名单,它们分布在7个申万一级行业,覆盖12个二级行业。

从一级行业看,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行业公司数量众多,分别有14家、9家、5家;通信、汽车、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则各有1家。

二级行业也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仅化学制药就“扎堆”11家公司,半导体集合6家,IT服务Ⅱ有3家,软件开发和光学光电子各有2家。

从2024年年报来看,这32家公司中有20家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和电子两大行业;归母净利润方面,有19家公司亏损幅度对比上年同期有所收窄,其中医药生物行业表现突出,仅化学制药二级行业的11家公司中就有9家亏损收窄 。

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其中,为推动增量公司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明确增量公司调出条件为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为降低改革对存量公司及投资者的影响,存量公司调出条件仍为上市后首次实现盈利

此次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的IPO预先审阅机制是一项重要改革创新,充分参考了境外市场经验。上交所将重点从4个方面着手,做好预先审阅机制与现行股票发行上市审核机制的衔接:

  • 发行人申请预先审阅时,需要充分说明申请的必要性;上交所将对发行人的申请进行严格把关。预先审阅机制建立后,现有发行上市审核业务咨询沟通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
  • 发行人和保荐人提交预先审阅申请文件前,需要参照IPO正式申报的要求,履行保荐人质控、内核会议等内部程序,取得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的辅导验收文件,财务数据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
  • 上交所将严格参照正式审核程序开展审阅工作,向发行人和保荐人反馈审阅意见。上交所的审阅意见不构成对发行人是否符合板块定位、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预先确认。
  • 预先审阅期间,相关申请文件、预先审阅过程、结果等不对外公开。发行人正式申报受理当日,需在上交所网站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和回复文件,自觉接受市场监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国家致力于为科创板引入增量资金尤其是中长期资金。上周五财政部印发、即日起实施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就是一个重要信号

此次考核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考核周期进一步拉长,新增5年周期指标考核。二是当年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权重降低、长周期指标所占权重更大,当年度指标权重从50%降至30%,而5年和3年指标所占权重合计达到70%。三是在对“净资产收益率”长周期考核的同时,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也同样实施长周期考核。

这意味着,国家层面通过制度创新“熨平”市场短期波动对险资投资行为的扰动,引导其发挥长期资本优势。险资支持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加大对具备硬科技属性、处于成长爆发期优质企业的配置力度或成为一大重要方向,券商未来也可能受益于科技IPO承销业务的扩容。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经济修复力度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科股宝VIP由钛媒体App与北京商报联合推出,相关数据及信息已获得北京商报授权。 风险提示: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事件必读

扫描下载App